【導讀】: {area},《宋史》卷三《本紀》:“八月乙未朔,吳越國王進射火箭軍士?!盵16]借助火藥的功力,“蒺藜”器實現(xiàn)主動進攻,而且威力巨大?!端问贰肪硪话倬攀摺侗尽罚骸爸恋蓝辏?96)八月,神衛(wèi)水軍隊長唐福獻所制火箭、火球、火蒺藜?!盵17]“火蒺藜”也即“蒺藜火球”、...
河北安平鐵蒺藜生產(chǎn)廠家:北宋殺傷性火藥的發(fā)明,引發(fā)了軍事武器的革新。開寶九年(976)已有火藥武器的記載,《宋史》卷三《本紀》:“八月乙未朔,吳越國王進射火箭軍士。”
[20]有明一代,出現(xiàn)了“蒺藜繩”、“蒺藜牌”以及用于隨身攜帶的“蒺藜筒”。明戚繼光撰《紀效新書》卷十五:“(蒺藜繩)每一小尺一個,每一步六個為一繩,俱用繩串入蒺藜心中而出。每一小隊,前面下五層,共計十五根,俱牌上,掛帶以行?!薄拜疝寂啤钡闹谱鞑捎闷?,或者輕木板,用竹竿撐起,或用釘子固定?!胺脖鶐ЮK串蒺藜,掛于此牌,向外釘上,以行用時取下。鋪地圓藤牌,雖為擊殺之器,而不能立束部伍。凡賴之以束整,部伍齊進,止遮人眾,壯士氣。進如堵墻,退如風雨者,惟有此牌之功為大,為可用。奈只可以遮隔刀槍,而不能隔鉛子。尚俟天生豪杰之才,更為之。其法,長五尺,橫闊三尺”
[21]在這個時期,制作“鐵蒺藜”時開始入有毒物質,明唐順之撰《武編》前集卷六:“賊騎自至,于顛覆其法亦六。一曰刺球,四方有鋒,中間有蒂,以鐵為之。二曰蒺藜,礪之以鋒,淬之以毒,以鐵為之?!?/span>